全運會零零后新星崛起
界面新聞記者 | 張蕊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當37歲的馬龍第六次站上全運賽場,36歲的鞏立姣帶著膝傷實現(xiàn)女子鉛球五連冠,蘇炳添在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完成“最后一舞”……十五運的聚光燈下,老將的堅守與告別令人動容。而與此同時,一群年輕的面孔正以不可阻擋之勢,掀起屬于他們的青春風暴。
16歲的陳妤頡在百米跑道上如風掠過,以11秒10改寫亞洲青年紀錄,成為全運會史上最年輕的女子百米冠軍。她沖過的不只是一條終點線,更是一道時代的標記。隨后的女子200米決賽,她再以23秒02奪冠,展現(xiàn)出全面的短跑實力。
事實上,陳妤頡的崛起早有跡可循。今年5月的亞洲田徑錦標賽上,她以0.01秒的優(yōu)勢超越亞運會金牌得主佩雷拉·珊蒂,終結(jié)了中國隊在該項目上長達27年的“金牌荒”。這位出身運動世家的“小飛人”,從小嘗試過跆拳道、網(wǎng)球,直到小學五年級才在跑道上找到真正的方向。2023年,14歲的她在U15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上奪冠并追平賽會紀錄,從此“小飛人”的稱號不脛而走。
更難得的是她展現(xiàn)的體育精神。女子200米決賽后,她第一時間返回賽道關(guān)心摔倒的四川選手劉英蘭;百米頒獎儀式上,她溫柔扶起淚灑賽場的韋永麗,新老兩代運動員的擁抱,成為十五運最動人的畫面之一。

田徑場上,青春的加速度不僅體現(xiàn)在女子短跑。2000年出生的李澤洋在男子百米飛人大戰(zhàn)中以10秒11的成績奪冠,成為全運會歷史上首位“00后”男子百米冠軍。頗具象征意義的是,此次男子百米決賽的8名選手全部為“00后”,這是自第十二屆全運會以來該項目決賽首次沒有蘇炳添或謝震業(yè)的身影中國男子,可以說短跑也進入了新時代。李澤洋在賽后表示,請前輩們放心,他和其他年輕一輩運動員將繼續(xù)扛起中國短跑的大旗。
跳高場上,邵雨琪以1米90的平個人最好成績一躍登頂。她也成為本次賽事全場唯一越過這一高度的選手。跳過橫桿后,邵雨琪把右手放在耳邊,盡情享受觀眾的歡呼與勝利的喜悅。
從上一屆的第八名到如今的冠軍,她選擇從1米75起跳的自信一舉,仿佛是對四年前那個遺憾的回應(yīng)。本次全運會女子跳高決賽共有18名參賽選手,有17人從1米65起跳,只有邵雨琪直接選擇了1米75作為起跳高度并輕松一次躍過。賽后面對記者的提問,她笑著說“上一屆我的成績就是1米75,我在想這次就要從這個高度出發(fā)?!?/p>
11月21日,邵雨琪發(fā)文表示:我不是大眾口中定義的“標準”天才,我把每一小步都認真走完,感謝所有托舉我的人,這份榮譽屬于我們!

田徑場之外,在泳池中、體操館、攀巖墻……一大批平均年齡不過十五六歲的少年們正集體嶄露頭角,他們用卓越的表現(xiàn)宣告了中國體育新生代的到來,也重新定義了優(yōu)秀運動員的成長路徑與形象。
18歲的張展碩以五枚金牌的輝煌戰(zhàn)績成為本屆全運會的焦點之一。密集的賽程下,他參與的五項比賽全部奪冠,在200米、400米、1500米自由泳及接力項目中展現(xiàn)出驚人統(tǒng)治力。同時,他在這場青春的綻放中刷新了一項世界青年紀錄和三項全國青年紀錄。
難能可貴的是,面對輝煌戰(zhàn)績,這位山東小將卻保持著超乎年齡的冷靜與清醒,他將自己的成就歸功于“日復一日的堅持”和“舍棄一些娛樂時間”的自律。他在賽后采訪中坦誠地比較自己與世界頂尖選手的差距,特別提到了波波維奇在18歲時創(chuàng)造的驚人成績。
這種清醒的自我認知與不懈的追求,正是新一代運動員的特質(zhì):他們早早見識過世界的高度,故而既不自滿也不盲從,只是堅定地朝著既定目標前進。

如果說張展碩代表了持續(xù)高光的穩(wěn)定型天才,那么13歲的于子迪則堪稱驚艷的爆發(fā)型新星。這位被網(wǎng)友親切稱為“小孩姐”的河北小將在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比賽中,以2分07秒41的成績打破了由葉詩文保持了13年之久的亞洲紀錄。
比賽過程中,于子迪在蝶泳和仰泳階段還處于相對落后的位置,卻在蛙泳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反超并最終奪冠。從世錦賽到全運會,她在短短幾個月內(nèi)將個人成績提升一秒多,展現(xiàn)出巨大的成長空間。
此外,于子迪還在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項目和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收獲了金牌,在本屆全運會中共收獲三枚金牌。
對于年輕運動員而言,全運會不僅是展示自我的舞臺,更是與前輩對話的契機。于子迪與葉詩文之間的紀錄交替,賽后的親切同框互動,恰是體育精神中最為動人的傳承畫面。
體操賽場上,15歲的柯沁沁以5金2銀的成績成為本屆全運會的“跨組王者”。根據(jù)規(guī)程,男子17歲、女子15歲選手可以同時參加成年組和青年組比賽,這位嶺南“小花”先在青年組團體、個人全能、高低杠平衡木跳馬全能(小全能)三個項目上奪金,隨后又摘得成年組個人全能、平衡木的金牌。
柯沁沁6歲時被東莞體操隊選中,接受專業(yè)和系統(tǒng)的訓練。2021年11月進入省隊后,柯沁沁的體操技藝日益精湛,開始在各類青少年比賽中嶄露頭角。2023年首屆學青會上,13歲的柯沁沁一鳴驚人,拿下跳馬和平衡木冠軍。2024年入選國家隊集訓。
本屆全運會上連摘五金,她保持著一種心無旁騖的平靜:“我沒有去看每一場下來的分數(shù),我只管做好我自己,把后面動作做好就行了?!闭缢宫F(xiàn)出的穩(wěn)健心態(tài),她在比賽中的最大優(yōu)勢也是“穩(wěn)”。柯沁沁的教練評價,即便動作難度不是最高,但她的完成質(zhì)量很高,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突出。

年僅14歲的擊劍小將王一然,如同一匹黑馬橫空出世。她一路過關(guān)斬將,接連挑落多位國家隊名將,最終斬獲一枚寶貴的銀牌,也因此成為全運會擊劍項目史上最年輕的獎牌得主之一。
賽場上,她粉色的頭盔、閃動的蝴蝶耳環(huán)與精致的左手美甲,無不透露著少女的愛美天性;而當她右手握劍踏入賽道,凌厲迅捷的攻勢則清晰傳遞出她在實力層面的強大底氣。
除了煥然一新的競技風貌,王一然還帶來更加開闊的國際視野。去年九月起,她遠赴美國波士頓進行系統(tǒng)訓練并參與當?shù)刭愂?,在屢獲名次的同時,也將新的技術(shù)特點融入個人風格,并更加熟悉國際比賽的節(jié)奏與裁判尺度。
王一然的破土而出,同樣折射出全運會選拔機制的變革成果。以往僅對體制內(nèi)運動員開放的全運會,如今增設(shè)大眾組別,選手只需積累足夠積分即可獲得參賽資格——王一然正是憑借積分排名躋身賽場,成為中國體育開放之路上的一個生動注腳。
攀巖場上,16歲的上海小將趙一程成為全運史上最年輕的男子速度攀巖冠軍,他在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都比出了超亞洲紀錄、打破全國紀錄的好成績。此前,他已是在世界青年錦標賽上獲得三枚金牌的“世青賽三金得主”。
今年8月的亞洲青年錦標賽上,手握世界青年錦標賽3金的趙一程狀態(tài)火熱,一路闖進爭金決賽,結(jié)果卻因為搶跑失誤而敗北?!埃ㄊЮ┎皇羌氖拢@場比賽可以鞭策我,讓我看到我依舊有很多缺點,我不是無敵的?!北藭r他如此分析道。
在本屆全運會的舞臺,他雖然在預賽階段出現(xiàn)了失誤,但隨即就進行調(diào)整,并在之后的比賽中都穩(wěn)住了陣腳,最終以滴水不漏的表現(xiàn)帶走了沉甸甸的金牌。

縱觀第十五屆全運會,00后運動員已從點綴變成主角,從沖擊者變成中堅力量。他們不再是被單一模式塑造的運動員,而是有著獨立思想、鮮明個性、國際視野的競技者。正如陳妤頡被問及下一個目標時的回答——“我不給自己設(shè)限”,這或許就是這一代運動員最鮮明的精神寫照。在這些少年新星集體閃耀的光芒中,我們依稀看到了中國體育未來幾年的輪廓與走向。
上一篇: 戴維斯宣布退役!矮個子巨人與她那不合時宜的網(wǎng)球夢
下一篇: 返回列表